GET MORE TRAINING! << CLICK HERE
主頁 關於 媒體報道 聯絡我們 Blog 金牌課程 免費課程 學員登入

百年股市三巨頭之Nicolas Darvas|從舞池巨星到股市傳奇:無內幕、零背景、不盯盤,普通上班族如何靠簡單交易法則逆襲致富?

交易大師 Oct 31, 2025

編者語(Oasis, J Law Team):八月,我們團隊創作了一首名為《Trade What You See》的歌曲,並用 AI「復活」了三位交易大師:Jesse Livermore(1877–1940)、Richard Wyckoff(1873–1934)與 Nicolas Darvas(1920–1977),讓他們親自出演了歌曲MV。

🔗 點擊收聽歌曲《Trade What You See》

上兩期,我們重溫了「投機之王」Jesse Livermore的故事,以及金融世家子弟Richard Wyckoff的人生;今天,讓我們走進Nicolas Darvas的交易世界。這位舞者沒有內幕消息,沒有專業背景,甚至沒有時間緊盯行情,卻在短短18個月裡、憑藉一套自創的交易系統、將1萬美元本金滾成200萬美元——他是如何做到的?

 


 

Nicolas Darvas —— 從夜總會到華爾街,斜槓青年白天跳舞晚上炒股

  

逃離戰火

1920年,Nicolas Darvas出生於匈牙利布達佩斯,年輕時在布達佩斯大學主修經濟與社會學。

1940年二戰突然爆發,為了逃離戰火,Darvas偽造了一張出境簽證,帶著僅有的50英鎊逃往伊斯坦堡。

在那裡,他與同父異母的姐姐Julia重逢。Julia是當地小有名氣的舞者,她將Darvas帶入了舞蹈世界。

戰後,兄妹二人組成了舞蹈組合,展開全球巡演,足跡遍布歐洲、美洲與亞洲各地。在美國,他們甚至與好萊塢巨星Judy Garland及喜劇大師Bob Hope同台演出,成為國際一線明星。

Darvas&Julia(圖片源自網絡,侵權可刪)

命運的轉折發生在1952年。在多倫多的一場演出結束後,Darvas收到的酬勞並非現金,而是加拿大礦業公司Brilund的股票。數月後,該公司股價暴漲三倍,Darvas意外賺得八千美元。正是這次經歷,讓Darvas從舞台踏入了交易世界。

 

孤獨自學路

那時的Darvas對投資一無所知,滿腔熱血卻毫無章法。他在酒吧裡聽小道消息買股,幻想一夜暴富,結果屢戰屢敗;

接著他轉而求助於華爾街專家和券商報告,依照基本面分析下單,依舊血本無歸。

虧得越多,他交易越頻繁,交易越頻繁就又虧得越多,他陷入了惡性循環。

終於,他下定決心搞懂股市。白天,他在世界各地巡演、接受採訪、出席酒會;夜裡,當燈光熄滅、觀眾散去,他在旅館獨自翻開金融書籍,潛入另一個世界。

他不斷從書店買來投資書籍,訂閱《Barron’s》和《華爾街日報》等金融雜誌報紙,行李箱裡塞滿了金融理論。火車的臥鋪上,他一邊喝著咖啡一邊翻閱股市書籍;候場的幕後,他拿著書,站在側幕邊研究圖表與理論。

幾年下來,他堅持過著「一邊跳舞、一邊學習」的生活,累計閱讀超過兩百本金融書籍。

Darvas閱讀中(圖片源自網絡,侵權可刪)

 

箱型理論誕生

在全球巡演的同時,Darvas也不斷透過電報進行股票交易。

由於長年漂泊在外,他無法像華爾街的專業交易員那樣緊盯盤面,只能依賴每週飄洋過海的電報行情掌握市場動態。

然而,正因為遠離了市場的喧囂,他反而屏蔽了各種專家評論和新聞雜訊,專注於價格與成交量本身。慢慢地,Darvas發現了股價運行存在某種規律:股價往往會在一個區間內震盪盤整;一旦突破箱頂,新的上漲行情便會展開;若跌破箱底,價格則會下行。

於是,Darvas制定了一套簡單但嚴格的交易規則:價格突破箱頂,立刻電報通知經紀人買入;跌破箱底,則果斷賣出止損。

Darvas 將這套方法命名為 「箱型理論」(Box Theory)。短短兩年,他便依靠這個方法,將數萬美元的本金滾成超過200萬美元的巨額財富。

 

遠離華爾街

賺到錢後,Darvas搬到了紐約曼哈頓。他以為只要貼近華爾街,就能獲得更快、更準確的投資資訊,讓自己的交易更上一層樓。

然而結果出乎意料。每天,分析師、專欄作家、經紀人輪番發聲,資訊如洪水般湧來卻互相矛盾,讓他難以做出判斷。消息越多,他的交易就越頻繁,績效就越下滑。

Darvas恍然大悟:正是因為當初遠離了市場的噪音,他才能專注於價格與成交量,建立起自己的交易系統。

於是他果斷搬離了華爾街,重拾原本的交易準則。

 

對抗權威

1960年,Darvas出版了書籍《How I Made $2,000,000 in the Stock Market》,首次講述自身投資經歷,並公開了幫他贏錢的「箱型理論」。

一名在閒時交易的舞者卻擊敗了無數專業投資人,這簡直是給華爾街的響亮耳光;而書中的核心觀點之——「別聽專家的,價格與成交量才是唯一真實的指標」——更是直接動搖了分析師、基金經理與各路專家的專業權威,令金融精英群體顏面盡失。

很快,傳統金融媒體開始反擊,指責Darvas是在「利用故事賣書」、「炒作個人名聲」。紐約州總檢察長更是發起調查,指控Darvas「誇大宣傳、誤導公眾」,聲稱書中提到的200萬美元獲利僅有約21.6萬美元能被證實。

Darvas強硬回擊,在媒體前公開斥責金融圈,聲稱這是一場「滅書行動」。

調查持續數月,最終法院裁定:書中內容屬於作者的個人經驗與觀點,受新聞與出版自由的保護,政府無權干涉。

調查結束,這本書沒有被封殺,反而因爭議而賣得更火,箱形理論也聲名大噪。

 

人生終局

之後Darvas又陸續出版多本書,分享投資理念與人生經驗。1977 年,他在巴黎辭世,享年57歲。

 

行業貢獻

Nicolas Darvas的書籍《我如何在股市賺到 200 萬美元》(How I Made $2,000,000 in the Stock Market)自1960年代問世以來長銷不衰,至今仍被譽為投資入門的必讀經典。

這本書啟發了無數交易者,William O’Neil、Mark Minervini、Alexander Elder 等投資大師都曾公開表示深受此書影響,Jack D. Schwager 的《金融怪傑》系列也多次提及書中的投資方法。

在書中,Darvas的理念,影響了諸多現代投資策略,比如:

  • 箱型理論
    • 核心概念:股價往往在一個價格區間(箱型)內震盪整理;價格突破箱頂並伴隨成交量放大代表多頭趨勢啟動,適合買入或者加碼;跌破箱底代表趨勢破壞,就應該停損離場。
    • 這種「突破–加碼–止損」的交易思維,直接影響了後來的趨勢交易系統和形態分析方法,例如趨勢線、通道突破策略、支撐與阻力位劃分、突破交易模型等等。
    • 箱型理論擁有明確的進出場規則,天然適合系統化與程式化,也成為早期量化交易的基礎之一。

 

  • 技術面及基本面結合
    • Darvas會首先根據基本面篩選具有成長潛力的公司,然後再用技術面決定進出場時機。
    • 這種基本面選股配合技術面操作的思維在當時非常超前,如今也已經成為諸多交易者的基本策略。

 

  • 風險管理理念
    • 在Darvas的交易系統裡,每個箱底都是止損點,虧損被嚴格控制; 他亦提出用浮盈加碼的原則:只有在已有獲利的前提下才擴大倉位,避免攤平成本。
    • 這些理念已經成為現代交易體系中,倉位管理的標準作法之一。

 

更重要的是,在這本書裡,Darvas並沒有通過冰冷的說教來傳授技術,而是以講故事的口吻,帶領讀者重走他從懵懂入市、屢遭挫敗,到反思學習、建立系統,最終實現財務飛躍的完整旅程。

他坦露自己在交易路上的恐懼、貪婪、懷疑與興奮,贏得無數散戶共鳴。他的成功讓大家看到投資勝利不只屬於華爾街的專業人士,只要有紀律、有系統,普通人也能在市場中立足。而他的勤奮也讓大家相信:出身再平凡、工作再繁忙,只要願意學習、持續成長,每個人都可在股市獲得成功。

通過《我如何在股市賺到 200 萬美元》,Darvas幫助無數投資者構建交易系統,激勵了無數散戶堅持投資之路,更鼓勵許多普通人追求自由、突破邊界。可以預見,未來很長一段時間裡,Darvas的名字和他的書將繼續被無數交易界後輩提起,成為經典和不休。

 

 

 
Close

50% Complete

Two Step

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, consectetur adipiscing elit, sed do eiusmod tempor incididunt ut labore et dolore magna aliqua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