GET MORE TRAINING! << CLICK HERE
主頁 關於 媒體報道 聯絡我們 Blog 金牌課程 免費課程 學員登入

Behind the Chart | DGXX基本面研究(29 Oct 2025)

behind the chart Oct 29, 2025
Disclaimer:
本欄目主要分享產業資訊與公司基本面觀察,部分內容通過AI協助產出,可能存在資料遺漏或偏差。
所有分析皆基於發佈時可取得之公開資訊,未必能即時反映公司後續動態。
所有內容僅供參考,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。

圖表走勢

周線圖

日線圖

🧩這家公司是做什麼的?

Digi Power X 原本名為 Digihost Technology ,於 2025 年3 月改為現名。

它的總部在美國(據公司介紹為佛羅里達州邁阿密/註:有報導也提到德州休斯頓) 

其業務定位為能源基礎設施 + 數據中心 +高效運算/加密貨幣挖礦的融合型公司。

具體來說,它的三大營運段為:

  • 加密貨幣挖礦(Cryptocurrency Mining)
  • 能源銷售(Sale of Energy)— 公司擁有電力設施或與電網交互的能力
  • 主機託管/共置服務(Colocation Services)— 為高效運算、資料中心提供機櫃、運算能力等。

所以,簡單來說:Digi Power X在「能源」+「算力」兩條主線同時佈局,把自己定位為AI/GPU雲端算力+資料中心+電力基礎設施的組合體。

 

近期股價主要推動因素

推動因素一:AI/高效算力基礎設施擴張

  • 公司公告其 ARMS 200 模組化 AI 資料中心擴張計劃:於 2025 年10 月21 日宣布將新增五個 ARMS 200 GPU 模組,從而使總 GPU 容量提升至約 2,304 顆高效能 GPU。
  • 同時,該公告指出公司正在開發零售運算平台 “NeoCloudz”,預計於 2026 年1 月推出,讓開發者/初創企業/企業按需取得 GPU 即服務。
  • 公司並強調其具備 Tier III 認證資料中心基礎+低成本電力配套,這提升了其進入 AI/高效計算領域的信心。

解讀:市場對 AI 和雲算力需求強勁,公司正從傳統挖礦/資料中心轉型為「GPU-雲服務」+「模組化高效基礎設施」提供者。這種成長型格局抓住了近期資本市場的熱點。

推動因素二:財務/資本結構改善

  • 公司於 2025 年7 月宣布完成約 1,500 萬美元的註冊直接發行(registered direct offering),發行價格每股 3.12 美元,募集資金主要用於加速 AI 基礎設施部署。
  • 該筆資金使公司現金及現金等價物超過 3,000 萬美元,且公司宣稱其「沒有長期負債」。
  • 此外,公司報告其 2024 年營收年增 42%,EBITDA 從前一年度虧損轉盈,改善顯著

解讀:財務改善、募資順利、無長期負債,這些因素降低了投資者對其成長中公司風險的顧慮,提升信心。

推動因素三:加密貨幣/電力資產+多元化收入模型

  • 公司披露其現金+加密貨幣資產在 2025 年6~7月有顯著成長。例如 7 月報告稱其持有現金與加密貨幣資產約 3,000 萬美元,較前月大幅成長。
  • 公司目前仍有電力資產與挖礦/電力供應收入(雖非核心但具備多元化)—這使其不完全依賴單一業務。

解讀:在 AI 基礎設施與GPU雲服務之外,公司保有電力基礎設施與加密貨幣資產作為備選或加分項。對於市場來說,能增加「備胎」與多元化風險配置的吸引力。

🔍 小結

綜合來看,DGXX 近期股價上漲主要是由:

  1. 公司踏入熱門「AI算力/GPU雲服務」領域,且具體擴張動作已公告。
  2. 資本結構改善、無長期負債、募資成功,風險看起來降低。
  3. 備有電力+加密貨幣資產、多元化業務背景,附加值增加。

 

與競爭對手的差別

公司

總部

主業定位

商業模式演進

市值

DGXX 

美國(佛州/德州)

能源 + AI 算力 + 資料中心

由加密挖礦 → AI GPU 雲服務 + 模組化資料中心(ARMS 200)

約 3–4 億 USD

IREN 

澳洲 + 美國業務

比特幣挖礦 + 資料中心

由 BTC 挖礦 → AI/HPC 共置(合作 NVIDIA DGX 平台)

約 18 億 USD

APLD 

美國 德州

HPC / AI 資料中心 + GPU 服務

挖礦 → AI 共置 → 雲端 GPU 出租(與 NVIDIA、CoreWeave 合作)

約 15 億 USD

 

 

DGXX

IREN

APLD

能源控制權

✅ 擁有 60 MW 自有電廠與 substation,直接售電、控成本

❌ 依賴外部電力合約

✅ 與電力公司長期合約但非自有

AI 算力產品化

✅ NeoCloudz 平台(零售型 GPU-as-a-Service) + ARMS 200 模組

⚠️ 企業型共置,客戶門檻高

✅ 企業雲 GPU 託管(但集中於大型客戶)

成長彈性

✅ 小市值、早期階段 → 潛在 10× 重估空間

⚠️ 中型股,成長空間有限

⚠️ 已被機構重估,估值偏高

財務穩健度

✅ 無長期負債,現金 > 3,000 萬 USD

✅ 低負債但資本開支高

⚠️ 高槓桿,持續再融資

市場定價階段

🌱 成長初期,尚未反映 AI 業務價值

🌿 轉型中,部分反映

🌳 成長後期,估值接近飽和

品牌/客戶基礎

🧩 早期(尚未量產,但靈活)

🏗️ 已有 HPC 客戶

🏢 大型 AI 客戶(但集中風險)

股價波動性

高(小型成長股)

低中

潛在回報/風險比

高回報 × 高風險

穩健成長

穩定但上行有限

 

為什麼選擇 DGXX?

1️⃣ “小市值 × 高轉型槓桿” 效應

  • DGXX 市值僅 IREN/APLD 的 1/5 到 1/6。
  • 若其 NeoCloudz 平台在 2026 年能轉為收入主力,即使營收增長 100–200% ,市場重估倍數可能帶來10× 以上潛在漲幅。
  • 這是典型的「Small Cap AI Infrastructure Play」:風險高,但重估潛力極大。

📊 例子:

  • Applied Digital 在 2022 年剛轉型 AI 資料中心時,股價從 1 美元 → 9 美元( +800% )
  • DGXX 目前正處在同樣的早期階段。

2️⃣ 自有電力資產 = 隱性護城河

  • AI 資料中心最大的成本是電力(約 30–50% 營運成本)。
  • DGXX 是三者中唯一擁有「實體電廠 + 變電站 + 電網接入權」的公司。
  • 這意味著它能自己控制能源成本與碳排配置。
  • 若未來美國能源價格上升,DGXX 的 margin 不會像 IREN 或 APLD 那樣被壓縮。

📊 類比案例

  • Core Scientific 在 2024 財報指出,電價上漲造成毛利下降 17%。
  • DGXX 若能維持低電價優勢,即使規模較小,也可保持高 EBITDA 彈性。

3️⃣ 極具靈活性的商業模式

  • DGXX 的 ARMS 200 模組是可遷移的「資料中心 Pod」→ 可快速複製部署至不同州(例如德州、阿拉巴馬)。
  • 這種輕資產模組化設計使它比 IREN (固定設施) 或 APLD (重投資) 更靈活。

📊 策略意涵:

  • 若 AI 算力需求出現區域性集中(例如某地政府補貼),DGXX 可迅速轉移設備以捕捉需求。
  • 在能源轉型政策頻繁變化的美國,靈活性 = 生存能力。

4️⃣ 財務風險低、彈性高

  • 截至 2025 Q3,公司「無長期負債」,現金 + 加密資產 > 3,000 萬 USD。
  • 相較之下,APLD 的負債比 > 70%,IREN 則需持續發債擴建資料中心。
    → DGXX 有更大的現金彈性,不容易被再融資壓力拖垮。

5️⃣ 「轉型故事」尚未完全被市場發掘

  • APLD 與 IREN 的 AI 業務已被主流分析師覆蓋。
  • DGXX 仍屬低關注度公司(小型股、分析師報告少)→ 這是典型的資訊非對稱套利階段
  • 若 NeoCloudz 或 ARMS 200 模組在 2026 年成功上線,市場才會開始重估它。

📊 舉例:
SMCI (Super Micro)在 2022 年底前無主流覆蓋,直到 NVIDIA 合作公告後 股價爆發 > 500%。DGXX 現階段就處於類似「潛伏期」。 

 

為什麼 DGXX 也更具風險

風險項

DGXX 狀況

對比說明

業務規模

小(< $50M 營收)

IREN/APLD 已超 $300–500M 級別

現金流

仍屬建設期,尚未穩定

IREN 已轉正 EBITDA

客戶基礎

尚在開發(NeoCloudz 未上線)

APLD 已有企業訂單

流動性

成交量低、波動高

IREN/APLD 屬主板流通股

 

 

 

Close

50% Complete

Two Step

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, consectetur adipiscing elit, sed do eiusmod tempor incididunt ut labore et dolore magna aliqua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