🔰 編者語:每一位交易者都會面對「是否止損」這道關卡
套牢不是失敗的開始,錯誤的決策才是。這篇文章分享 J Law 建議的處理虧損持倉的判斷流程:幫你跳脫情緒的旋渦,回到理性的交易邏輯。
當手上持股大幅回調,交易人常陷入兩難:是堅守持倉,還是果斷止損?與其被恐慌或貪婪驅使,不如以技術分析為基礎,冷靜評估持倉的合理性。以下是一個簡單卻有效的決策框架,助你在波動中做出理性選擇。
假設你手中持有現金,當前價格下你會買入這支股票嗎?這一問題能幫助你跳脫「不願認賠」的心態,聚焦於股票的客觀表現。
🔍 具體而言,檢查以下技術信號:
若股票符合以上四個技術特徵並展現強勢(如高於關鍵均線、放量突破),可考慮繼續持倉,甚至在確認趨勢恢復後加倉(當作新買入股票的方式去做)。若其表現疲弱(如跌破支撐、相對強度下降),則應果斷減倉,轉向更具潛力、最具相對強度的標的。
單一股票的表現通常離不開大盤環境的配合。參考Stan Weinstein的階段分析法,判斷市場是否處於:
無論選擇持倉或離場,風險控制始終是交易人的底線。J Law 建議將單筆交易風險控制在總資金的1-2%內,當然越少越好。例如,若你在50元買入某股票,設置48元為止損點,當價格觸及止損即執行離場,確保損失可控。虧損越失控,則越難追平損失。記住:
及早止損不僅保護資本,還保留重新入場的機會。即使止損後錯判,你也能以更清晰的形態(如突破新高)隨時買回。
如你沒有及早止損,被套牢後要作出決定無疑是困難的,但沒人能代替你做決定。因為只有當你自己面對錯誤並做出理性決策時,你才能從獨立思考中學習,並在未來做出更成熟的選擇。每一次的市場波動,都是檢視自己投資邏輯的機會,也是讓自己進步的關鍵時刻。通過客觀評估股票強弱、結合市場階段並嚴守風險管理,你才能在混沌中獲得清晰的視野,而非被情緒左右。每一次決策都是成長的契機!冷靜分析,果斷行動,方能在市場中脫穎而出。
50% Complete
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, consectetur adipiscing elit, sed do eiusmod tempor incididunt ut labore et dolore magna aliqua.